第三十九章 兔死狗烹
關燈
小
中
大
李汲把解放康廉的奴仆身份,以及延師授教等任務全都交給了崔措——因為他認識的有才之士,多在朝中,就不可能來給康廉當老師啊,崔措利用博陵崔氏的渠道,應該比較好找、好請一些。
翌日赴衙上值,才剛坐穩,冉貓兒便又報名請見。李汲挺納悶兒啊,這大早上的,李適又來召我,所為何事哪?誰想冉貓兒登堂之後,卻叉手說:“我家大王素來好茶,聞二郎方得劍南好茶,特遣奴婢過來討要些。”
李汲不禁眼皮一跳,心說那小子消息倒靈通啊,我昨天才剛接手雅軒茶肆,他今晨便得著信了……莫非李適也豢養了不少的密探,散布於長安城內不成麽?李輔國才失腳,“察事廳子”便自動解散,難道李適想要重建一家特務機構?
便對冉貓兒說:“請大王稍候一兩日,我當擇些小方、散牙等上等茶團,親自送往府上。”
冉貓兒笑笑:“如此,奴婢代我家大王先謝過李郎中了。”隨即湊近一些,壓低聲音:“大王還命我相問,前日與李郎中說起之事……”
李汲會意,頷首回覆道:“也請致意大王,此事不可心急,李某已有籌劃。”
兩天之後,乃是李汲的休沐日,他大早上起來,穿戴整齊,也不帶鐧,跨馬出門,便直奔朱雀大街東側的開化坊而來。開化坊內十字大街東南側,有一座數百年老宅,據說本是前朝煬帝楊廣的潛邸,其後多次重修,看墻壁、門楣,倒還挺新的。
這正是當今博陸郡王李輔國的府邸。
門前巷道挺寬闊,然而空寂無人,不但不似其他高官顯宦一般車水馬龍,排隊等候接見,仿佛就連過路的人都寧可繞遠,而不願從李府門前經過。
李汲下馬叩門,遞進去名刺,時候不大,門便半開,迎出來兩名仆役,招呼道:“大王在正堂等候,李郎中請隨我來。”一人幫李汲牽馬,一人頭前領路。
果然不愧是前朝藩邸,院落相當之大,並且雕梁畫棟,極盡奢華。李汲跟隨仆役前行,心裏卻說:“你家大略的結構圖都在我書案旁瓷甕裏插著呢,即便無人引領,照樣不會失道啊。”
來到正堂前,卻見李輔國竟然站立廊上等候。李汲定睛觀察,想從老閹臉上看出郁悶、煩躁、惱怒、不甘等種種負面情緒來,誰想所見卻唯有一團和氣,仿佛在定安行在,他伴著李泌初會對方之時。
按照禮儀,撇開仆役,疾趨而前,叉手行禮道:“李汲拜見李公。”
李輔國笑著招招手:“二郎快上來。”
他原本稱呼李汲,基本上都是喚字的,字本是同輩或尊長對某人的敬稱,而今按照流行風俗,改為稱呼排行,那是特意把自己降到跟對方齊平的高度,朋友論交,以示親近了。
李汲才剛脫靴登廊,李輔國便伸手一把揪住,言辭懇切地道:“我自離宮,前日奉迎者都做鳥雀散,便友輩也不肯輕易登門,反倒二郎肯來看我——二郎真乃義人也。”
李汲嘴角一撇:“焉知某此來,不是幸災樂禍,甚至於落井下石的?”
李輔國笑道:“起碼二郎還記得有我——快進來,請入堂坐下敘話。”
二人在堂上分賓主落座後,李汲便問:“還以為李公操勞半生,終得歇肩,氣色會稍稍好一些,孰料還是這般清減啊……”
李輔國輕嘆一聲:“老嘍,百病纏身,脾虛胃弱,終日不思進食,如何還能胖得起來?”
“對了,還沒來得及恭賀李公,晉爵郡王。”
李輔國連連搖頭:“這般虛名,有何可賀?”
“古往今來,宦者多矣,而能封王的,李公實為第二人——可知道第一人是誰麽?”
李輔國聞言,面色稍稍一沈:“二郎是想說宗愛?我雖然不甚讀書,宗愛總是知道的……然我實無宗愛的惡行,應該不至於會身首異處吧?”
李汲笑著搖搖頭:“李公但慮身首異處,卻不慮遺臭萬年麽?”
李輔國終於把臉徹底板起來李:“我有大功於社稷!若無我,先帝不能順利踐祚,今上也將為廢後所害,即便得授王爵,有些汗顏,終不至於遺臭——史筆煌煌,總能還我一個公道!”
“李公,史筆是捏在士大夫手中,還是捏在宦者手中的哪?”
李輔國把身子略略一偏,不去瞧李汲,沈聲道:“二郎有什麽話,但請明言吧。”
“李公,前些時日,傳來高力士的死訊……”
高力士乃是前年遭李輔國陷害,被流放黔中道的。據說他行至巫州,還曾慨嘆身世,做《薺菜》詩一首——“兩京作斤賣,五溪無人采。夷夏雖不同,氣味終不改。”等到李亨駕崩,李豫未及登基,先頒大赦之令,高士力才得以放還。但當他走到郎州的時候,聽說李隆基已逝,不由得北望嚎啕,隨即吐血盈升而死。
聽李汲談到高力士,李輔國也不禁嘆息道:“是我之過也——我得以侍奉先帝,都出高公簡拔,不合將高公流放得如此偏遠……”
頓了一頓,又道:“或許我之將來,也會如同高公一般吧。”
高力士身後還是頗享哀榮的,李豫列其前功,追贈揚州大都督,並準陪葬李隆基的泰陵。
李汲聽李輔國所言,竟還奢望將來能如同高力士似的,起碼留下一個不那麽臭的名聲,不禁暗笑。他說:“李公以高公自擬,怕是以為今日境況,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罷了?”
“難道不是麽?”李輔國轉過頭來,註目李汲,“所謂‘狡兔死,走狗烹’。”
李汲一擺手:“李公確乎不讀書,竟然用錯了典。公以為誰是‘狡兔’?難道廢後是狡兔不成?若真如此,被烹的便不僅僅李公了,我今也難免要與李公楚囚相對。”
隨即正色道:“天下方亂,史賊肆虐於東,蕃賊侵擾於西,非但狡兔,即便豺狼虎豹都敢晝行通衢,若是好狗,誰忍烹之?這只能說——李公你不是一條好狗啊!”
李輔國聞言,不但不怒,反倒一撇嘴角,似乎在笑:“二郎是想罵我吧?我卻可坦然承之——不錯,我正是天家一條老狗,與彼等……汝等士大夫,終不能和衷共濟,是以才落得今日的下場。
“二郎且放心,你終與我不同,我料二郎將來,可比今日的郭汾陽,即便家中閑坐,也不至於門可羅雀。”
郭子儀是不久前從河東還朝的。此前河東軍亂,郭子儀奉命前往鎮壓,王元振謀害李國貞後,反以為自己是迎回郭子儀的大功臣,乃更桀驁不法。郭子儀當面呵斥道:“方與賊對峙之時,汝卻謀害主將,倘若叛賊乘釁而入,絳州危矣!我為國家宰相,豈能受一卒之私惠?!”
乃收捕王元振及其同謀四十餘人,一並斬首。河東節度使辛雲京聽聞此事後,也將當日謀害鄧景山的將兵盡數誅殺,就此不但整肅了軍法,抑且穩定了河東局勢。
其實李亨當日派郭子儀到河東去,是讓他招撫亂兵;不想老司徒平常笑麽呵呵的,禦下甚寬,不象李光弼那樣總是橫眉立目,每以處斬來勒逼諸將,但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,那是絲毫也不含糊啊——以下犯上,謀害主將,此風若不施以雷霆手段,趕緊剎住,將來我還怎麽帶兵,怎麽打仗?
隨即李亨駕崩,李豫登基,即命郭子儀都知朔方、河東、北庭、潞、儀、澤、沁、陳、鄭等節度行營及興平等軍副元帥。郭子儀返京受命,但李輔國雖罷,程元振卻在李豫面前大進讒言,遂使李豫留郭子儀而不遣。
也就是說,老司徒出去一趟,穩定了河東局勢後,又回長安來坐冷板凳了——他可不跟李輔國當日似的,能以三公的身份,對宰相指手畫腳。只是也與李輔國不同,汾陽郡王府前那可是門庭若市啊,不僅僅門生故吏絡繹來拜,就連很多正直的朝臣,也都來會郭子儀,說司徒乃國家柱石,豈可不使將兵殺賊?我等必要聯名上奏,懇請聖人放司徒重歸前線去。
因而兩相必較,李輔國心裏其實是很酸的,今天趁機就對李汲提起,說你將來多半不會落到我的下場,即便遭皇帝忌憚,留京不遣,也會更象今天的郭子儀一些。
李汲笑笑:“能如郭公,某之願也……”隨即話鋒驟然轉折:“其實李公,乃至於高公,原本也不一定要淪落到今日境況。”
“哦,”李輔國聞言,多少來了些興趣,“二郎教我。”
李汲直言道:“李公自承為天家之狗,此言至當——若不甘為狗,恐怕先帝都不能容你!”
李輔國連連點頭:“二郎知我。”
“然而,”李汲卻又做一轉折,“養狗是為了守門戶、逐狡兔的,而若門戶不能守,狡兔不能捕,或許主人還會顧念長久相伴之情,不忍烹之;待得主人逝去,繼嗣掌家,又將如何?”
李輔國苦笑道:“便無功勞,也總有些苦勞吧……”
“人可以自表苦勞,狗如何自表苦勞?”李汲正色道,“我明說了吧,倘若李公一心為國,能夠輔佐先帝早定禍亂,即便今上踐祚,也不能動。雖然不得宰相之尊,不能得授王爵,總不至於‘門前冷落鞍馬稀’吧?”
“禍亂豈是容易定的?那都是聖人之斷……”
“以高公昔日的聲望,與玄宗皇帝的親厚,倘能進言遠小人、納良言,李林甫安能妄為,安祿山又豈能反叛啊?以李公前日的聲望,與先帝的親厚,使信用郭司徒,或不掣肘李太尉,這禍亂也早就平定了吧?”
李輔國趕緊聲辯:“進讒郭、李的,乃是魚朝恩!”
李汲雙眉一豎:“若李公不與魚朝恩相勾連,他敢?!”
李輔國不禁氣餒,默然無語。
李汲覆冷笑道:“李公在朝中時,人皆諛稱‘五父’,自無敢妄言者;如今失腳,可去朝堂內外打問,自家聲名究竟如何,還能再掩耳盜鈴麽?竟奢望史筆有作良言——且先顧慮何時就烹吧!”
李輔國悚然一驚:“難道聖人要殺我不成?!”
李汲放慢語速,緩緩說道:“聖人倒未必想殺李公,奈何千夫所指——李公捫心自問,往日行為,盡都能表天日麽?總會徐徐被人翻將出來,到那時候,怕是會如同宗愛一般,明正典刑,且滿門伏誅了。”
李輔國的面色,瞬間變得極其的難看。
“便聖人不忍加誅,或也如同高公一般,會遭遠流,以耄耋之身,往那煙瘴偏遠之地去走一遭……”
李輔國帶著哭腔道:“這是報應啊,前日我譖高公,後日那程元振,多半也不會放過我……”
李汲繼續加碼:“若無先帝撐腰,想必李公也不敢遠流高公;則程元振將來要誰來撐腰哪?正所謂‘打蛇不死,必受反噬’,請問李公素知程元振,其心胸比李公又如何?先帝仁厚……”
這四個字其實他是捏著鼻子說的——“今上亦然,而繼嗣者卻未必了。”
言下之意,你覺得李適是好相與的?他也跟你打了很長時間交道了,對你的秉性、能力,再了解不過啦,他能放得過你?
“且聞齊王返京之時,帶來了不少的關西勇士……”
還有李倓,他也恨不得你死啊!
李輔國不由得長嘆道:“我近日也在思慮此事,卻沒有二郎這般條分縷析,見得通透……”隨即身子略略前傾,問李汲:“二郎此來,必不是專為說這些話的,或者有所教我?”
李汲微微一笑:“高公還是幸運啊,人在死後,方得哀榮。”
李輔國的身子陡然一震:“你要我死?!”
“如今時機大好,不必等到秦王致書呂不韋以逼迫之。且李公郡王之爵在身,尚能襲於子嗣……”
唐朝的異姓王是不能世襲的,但其繼承人可以得授公爵,逐代降等;李輔國身為宦官,自然沒有親兒子,但他早就過繼了兩個遠房侄兒,以便繼承自家偌大的產業。所以說,倘若李輔國博陸郡王的爵位不被褫奪即死,其侄有望當上公爵。
“反正李公也垂垂老矣,時日無多了,則與其褫爵被誅,甚至於連累一族,或者被什麽關西力士斫了頭去……”李汲故意放眼一掃,“我是在齊王麾下作過戰的,蕃賊十萬,在隴右健兒看來,有若坦途,況乎這小小的院落……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翌日赴衙上值,才剛坐穩,冉貓兒便又報名請見。李汲挺納悶兒啊,這大早上的,李適又來召我,所為何事哪?誰想冉貓兒登堂之後,卻叉手說:“我家大王素來好茶,聞二郎方得劍南好茶,特遣奴婢過來討要些。”
李汲不禁眼皮一跳,心說那小子消息倒靈通啊,我昨天才剛接手雅軒茶肆,他今晨便得著信了……莫非李適也豢養了不少的密探,散布於長安城內不成麽?李輔國才失腳,“察事廳子”便自動解散,難道李適想要重建一家特務機構?
便對冉貓兒說:“請大王稍候一兩日,我當擇些小方、散牙等上等茶團,親自送往府上。”
冉貓兒笑笑:“如此,奴婢代我家大王先謝過李郎中了。”隨即湊近一些,壓低聲音:“大王還命我相問,前日與李郎中說起之事……”
李汲會意,頷首回覆道:“也請致意大王,此事不可心急,李某已有籌劃。”
兩天之後,乃是李汲的休沐日,他大早上起來,穿戴整齊,也不帶鐧,跨馬出門,便直奔朱雀大街東側的開化坊而來。開化坊內十字大街東南側,有一座數百年老宅,據說本是前朝煬帝楊廣的潛邸,其後多次重修,看墻壁、門楣,倒還挺新的。
這正是當今博陸郡王李輔國的府邸。
門前巷道挺寬闊,然而空寂無人,不但不似其他高官顯宦一般車水馬龍,排隊等候接見,仿佛就連過路的人都寧可繞遠,而不願從李府門前經過。
李汲下馬叩門,遞進去名刺,時候不大,門便半開,迎出來兩名仆役,招呼道:“大王在正堂等候,李郎中請隨我來。”一人幫李汲牽馬,一人頭前領路。
果然不愧是前朝藩邸,院落相當之大,並且雕梁畫棟,極盡奢華。李汲跟隨仆役前行,心裏卻說:“你家大略的結構圖都在我書案旁瓷甕裏插著呢,即便無人引領,照樣不會失道啊。”
來到正堂前,卻見李輔國竟然站立廊上等候。李汲定睛觀察,想從老閹臉上看出郁悶、煩躁、惱怒、不甘等種種負面情緒來,誰想所見卻唯有一團和氣,仿佛在定安行在,他伴著李泌初會對方之時。
按照禮儀,撇開仆役,疾趨而前,叉手行禮道:“李汲拜見李公。”
李輔國笑著招招手:“二郎快上來。”
他原本稱呼李汲,基本上都是喚字的,字本是同輩或尊長對某人的敬稱,而今按照流行風俗,改為稱呼排行,那是特意把自己降到跟對方齊平的高度,朋友論交,以示親近了。
李汲才剛脫靴登廊,李輔國便伸手一把揪住,言辭懇切地道:“我自離宮,前日奉迎者都做鳥雀散,便友輩也不肯輕易登門,反倒二郎肯來看我——二郎真乃義人也。”
李汲嘴角一撇:“焉知某此來,不是幸災樂禍,甚至於落井下石的?”
李輔國笑道:“起碼二郎還記得有我——快進來,請入堂坐下敘話。”
二人在堂上分賓主落座後,李汲便問:“還以為李公操勞半生,終得歇肩,氣色會稍稍好一些,孰料還是這般清減啊……”
李輔國輕嘆一聲:“老嘍,百病纏身,脾虛胃弱,終日不思進食,如何還能胖得起來?”
“對了,還沒來得及恭賀李公,晉爵郡王。”
李輔國連連搖頭:“這般虛名,有何可賀?”
“古往今來,宦者多矣,而能封王的,李公實為第二人——可知道第一人是誰麽?”
李輔國聞言,面色稍稍一沈:“二郎是想說宗愛?我雖然不甚讀書,宗愛總是知道的……然我實無宗愛的惡行,應該不至於會身首異處吧?”
李汲笑著搖搖頭:“李公但慮身首異處,卻不慮遺臭萬年麽?”
李輔國終於把臉徹底板起來李:“我有大功於社稷!若無我,先帝不能順利踐祚,今上也將為廢後所害,即便得授王爵,有些汗顏,終不至於遺臭——史筆煌煌,總能還我一個公道!”
“李公,史筆是捏在士大夫手中,還是捏在宦者手中的哪?”
李輔國把身子略略一偏,不去瞧李汲,沈聲道:“二郎有什麽話,但請明言吧。”
“李公,前些時日,傳來高力士的死訊……”
高力士乃是前年遭李輔國陷害,被流放黔中道的。據說他行至巫州,還曾慨嘆身世,做《薺菜》詩一首——“兩京作斤賣,五溪無人采。夷夏雖不同,氣味終不改。”等到李亨駕崩,李豫未及登基,先頒大赦之令,高士力才得以放還。但當他走到郎州的時候,聽說李隆基已逝,不由得北望嚎啕,隨即吐血盈升而死。
聽李汲談到高力士,李輔國也不禁嘆息道:“是我之過也——我得以侍奉先帝,都出高公簡拔,不合將高公流放得如此偏遠……”
頓了一頓,又道:“或許我之將來,也會如同高公一般吧。”
高力士身後還是頗享哀榮的,李豫列其前功,追贈揚州大都督,並準陪葬李隆基的泰陵。
李汲聽李輔國所言,竟還奢望將來能如同高力士似的,起碼留下一個不那麽臭的名聲,不禁暗笑。他說:“李公以高公自擬,怕是以為今日境況,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罷了?”
“難道不是麽?”李輔國轉過頭來,註目李汲,“所謂‘狡兔死,走狗烹’。”
李汲一擺手:“李公確乎不讀書,竟然用錯了典。公以為誰是‘狡兔’?難道廢後是狡兔不成?若真如此,被烹的便不僅僅李公了,我今也難免要與李公楚囚相對。”
隨即正色道:“天下方亂,史賊肆虐於東,蕃賊侵擾於西,非但狡兔,即便豺狼虎豹都敢晝行通衢,若是好狗,誰忍烹之?這只能說——李公你不是一條好狗啊!”
李輔國聞言,不但不怒,反倒一撇嘴角,似乎在笑:“二郎是想罵我吧?我卻可坦然承之——不錯,我正是天家一條老狗,與彼等……汝等士大夫,終不能和衷共濟,是以才落得今日的下場。
“二郎且放心,你終與我不同,我料二郎將來,可比今日的郭汾陽,即便家中閑坐,也不至於門可羅雀。”
郭子儀是不久前從河東還朝的。此前河東軍亂,郭子儀奉命前往鎮壓,王元振謀害李國貞後,反以為自己是迎回郭子儀的大功臣,乃更桀驁不法。郭子儀當面呵斥道:“方與賊對峙之時,汝卻謀害主將,倘若叛賊乘釁而入,絳州危矣!我為國家宰相,豈能受一卒之私惠?!”
乃收捕王元振及其同謀四十餘人,一並斬首。河東節度使辛雲京聽聞此事後,也將當日謀害鄧景山的將兵盡數誅殺,就此不但整肅了軍法,抑且穩定了河東局勢。
其實李亨當日派郭子儀到河東去,是讓他招撫亂兵;不想老司徒平常笑麽呵呵的,禦下甚寬,不象李光弼那樣總是橫眉立目,每以處斬來勒逼諸將,但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,那是絲毫也不含糊啊——以下犯上,謀害主將,此風若不施以雷霆手段,趕緊剎住,將來我還怎麽帶兵,怎麽打仗?
隨即李亨駕崩,李豫登基,即命郭子儀都知朔方、河東、北庭、潞、儀、澤、沁、陳、鄭等節度行營及興平等軍副元帥。郭子儀返京受命,但李輔國雖罷,程元振卻在李豫面前大進讒言,遂使李豫留郭子儀而不遣。
也就是說,老司徒出去一趟,穩定了河東局勢後,又回長安來坐冷板凳了——他可不跟李輔國當日似的,能以三公的身份,對宰相指手畫腳。只是也與李輔國不同,汾陽郡王府前那可是門庭若市啊,不僅僅門生故吏絡繹來拜,就連很多正直的朝臣,也都來會郭子儀,說司徒乃國家柱石,豈可不使將兵殺賊?我等必要聯名上奏,懇請聖人放司徒重歸前線去。
因而兩相必較,李輔國心裏其實是很酸的,今天趁機就對李汲提起,說你將來多半不會落到我的下場,即便遭皇帝忌憚,留京不遣,也會更象今天的郭子儀一些。
李汲笑笑:“能如郭公,某之願也……”隨即話鋒驟然轉折:“其實李公,乃至於高公,原本也不一定要淪落到今日境況。”
“哦,”李輔國聞言,多少來了些興趣,“二郎教我。”
李汲直言道:“李公自承為天家之狗,此言至當——若不甘為狗,恐怕先帝都不能容你!”
李輔國連連點頭:“二郎知我。”
“然而,”李汲卻又做一轉折,“養狗是為了守門戶、逐狡兔的,而若門戶不能守,狡兔不能捕,或許主人還會顧念長久相伴之情,不忍烹之;待得主人逝去,繼嗣掌家,又將如何?”
李輔國苦笑道:“便無功勞,也總有些苦勞吧……”
“人可以自表苦勞,狗如何自表苦勞?”李汲正色道,“我明說了吧,倘若李公一心為國,能夠輔佐先帝早定禍亂,即便今上踐祚,也不能動。雖然不得宰相之尊,不能得授王爵,總不至於‘門前冷落鞍馬稀’吧?”
“禍亂豈是容易定的?那都是聖人之斷……”
“以高公昔日的聲望,與玄宗皇帝的親厚,倘能進言遠小人、納良言,李林甫安能妄為,安祿山又豈能反叛啊?以李公前日的聲望,與先帝的親厚,使信用郭司徒,或不掣肘李太尉,這禍亂也早就平定了吧?”
李輔國趕緊聲辯:“進讒郭、李的,乃是魚朝恩!”
李汲雙眉一豎:“若李公不與魚朝恩相勾連,他敢?!”
李輔國不禁氣餒,默然無語。
李汲覆冷笑道:“李公在朝中時,人皆諛稱‘五父’,自無敢妄言者;如今失腳,可去朝堂內外打問,自家聲名究竟如何,還能再掩耳盜鈴麽?竟奢望史筆有作良言——且先顧慮何時就烹吧!”
李輔國悚然一驚:“難道聖人要殺我不成?!”
李汲放慢語速,緩緩說道:“聖人倒未必想殺李公,奈何千夫所指——李公捫心自問,往日行為,盡都能表天日麽?總會徐徐被人翻將出來,到那時候,怕是會如同宗愛一般,明正典刑,且滿門伏誅了。”
李輔國的面色,瞬間變得極其的難看。
“便聖人不忍加誅,或也如同高公一般,會遭遠流,以耄耋之身,往那煙瘴偏遠之地去走一遭……”
李輔國帶著哭腔道:“這是報應啊,前日我譖高公,後日那程元振,多半也不會放過我……”
李汲繼續加碼:“若無先帝撐腰,想必李公也不敢遠流高公;則程元振將來要誰來撐腰哪?正所謂‘打蛇不死,必受反噬’,請問李公素知程元振,其心胸比李公又如何?先帝仁厚……”
這四個字其實他是捏著鼻子說的——“今上亦然,而繼嗣者卻未必了。”
言下之意,你覺得李適是好相與的?他也跟你打了很長時間交道了,對你的秉性、能力,再了解不過啦,他能放得過你?
“且聞齊王返京之時,帶來了不少的關西勇士……”
還有李倓,他也恨不得你死啊!
李輔國不由得長嘆道:“我近日也在思慮此事,卻沒有二郎這般條分縷析,見得通透……”隨即身子略略前傾,問李汲:“二郎此來,必不是專為說這些話的,或者有所教我?”
李汲微微一笑:“高公還是幸運啊,人在死後,方得哀榮。”
李輔國的身子陡然一震:“你要我死?!”
“如今時機大好,不必等到秦王致書呂不韋以逼迫之。且李公郡王之爵在身,尚能襲於子嗣……”
唐朝的異姓王是不能世襲的,但其繼承人可以得授公爵,逐代降等;李輔國身為宦官,自然沒有親兒子,但他早就過繼了兩個遠房侄兒,以便繼承自家偌大的產業。所以說,倘若李輔國博陸郡王的爵位不被褫奪即死,其侄有望當上公爵。
“反正李公也垂垂老矣,時日無多了,則與其褫爵被誅,甚至於連累一族,或者被什麽關西力士斫了頭去……”李汲故意放眼一掃,“我是在齊王麾下作過戰的,蕃賊十萬,在隴右健兒看來,有若坦途,況乎這小小的院落……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